在江西省铜鼓县带溪乡的大山深处,有件事让当地干部和村民们打心眼儿里高兴——这儿,可能有矿泉水了!

监测水位
这还得从乡村振兴工作说起。
铜鼓县面积不算大,人口也不多,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可要说环境,那在全省都是响当当的。车子从带溪乡驶下高速公路没多久,一块醒目的“中国长寿之乡”标牌便映入眼帘。这里自然风光秀丽,森林覆盖率全省第一,地表水干净得很,水质综合指数连续4年全省第一。这么好的山、这么好的水,怎能让它“藏在深闺人不识”呢?
为了给村里找到一条致富路,2024年,江西省委组织部驻带溪乡东源村工作队找到江西省地质局,想请专家们帮忙看看,这大山里有没有可以开发利用的矿泉水、地热水等液体矿产资源。
受省地质局委派,很快,第七地质大队水环院的地质队员就来到这里,翻山越岭进行踏勘、收集资料,经过梳理分析,最终把目标锁定在寻找天然饮用矿泉水上。
确定了找矿方向,大伙儿都干劲十足。
他们在带溪乡开展矿泉水成矿条件勘查,取水样,国庆节也没休息,一直在办公室里忙着撰写项目立项申请材料。“时间紧,任务重,但一想到能给村里找到一条好出路,累点也值得。”水环院副院长伍欢欢回忆道。就这样,国庆节后上班第一天,材料顺利交了上去。到了12月,项目任务书正式下达。

抽水试验
勘查工作可不轻松。
水环院组建了一支年纪轻、技术过硬又特别能吃苦的团队,院长肖则佑、党支部书记漆富勇分别带队,分成三路寻找出水点,观察地质现象,确定钻探靶区。有的地方山高路陡,一到下雨天,山路变得泥泞不堪,行走十分艰难。晚上回到驻地,大家顾不上休息,又围坐在一起看图纸、分析数据,讨论哪里最适合打井。
院党支部还在项目上成立了党员先锋模范岗,党员们带头冲锋,给年轻的项目队员树立了榜样。项目现场负责人邹道胜去年年底刚订婚,可今年整个上半年,他一心扑在项目上,几乎没怎么回去。
勘查过程中,为了确保水质,项目组首次采用偏硅酸现场测试剂,对区域内的地下水点进行半定量测试,为下一步钻探工作提供依据。然而,钻孔开始施工后,第一个孔没有出水。铜鼓县特殊的地形构造,让以往的找水经验派不上用场。
但大家没有气馁,果断转变思路,不再依靠构造断裂,而是依靠地下水径流,主攻径流区、补给区。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成果喜人,第二、第三、第四个孔,孔孔见水,而且水量很大。
截至目前,该项目共完成11个水文地质钻探孔,总深1400米。对钻孔进行初步抽水试验,结果显示,钻孔总涌水量达3300立方米/日,最大单孔涌水量达800立方米/日,水质中偏硅酸含量40~55.5毫克/升,其他各项指标均满足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要求,属于优质低矿化度偏硅酸型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是难得的好水。
今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地质局党组书记饶清华到现场调研,察看抽水试验过程中矿泉水出水情况。他尝了尝刚抽上来的泉水,忍不住称赞道:“这是我近几年喝过口感最好的矿泉水。”
当前,项目正在进行单(多)孔抽水试验,对水位、水质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向着最后的胜利全力冲刺。邹道胜说:“能找到好水,一切辛苦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