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煤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承接的永济市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是“山西省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项目(国债)”的关键组成部分,核心内容包括建设两座地面沉降监测站,并配备自动监测传输设备等附属设施,旨在构建山西省高精度监测网络,对重点区域地面沉降数据及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与数据传输。该项目的顺利竣工,使运城市地面沉降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区域地面沉降监测能力显著提升,为科学评估地面沉降风险、制定精准防控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撑。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也为中煤一局与山西省自然资源厅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拓展了双方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合作空间。
赵光伟
●近日,由江西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测绘地理信息院承接的全省首个“山上换山下”技术服务项目实施方案——《铅山县耕地“山上换山下”试点实施方案》通过了省自然资源厅审核。“山上换山下”技术服务项目旨在因地制宜把山区陡坡耕地和山下缓坡果树林地实现空间互置,盘活林耕资源,合理有效推进耕地和林地保护,优化空间布局。该方案顺利通过,标志着铅山县耕地“山上换山下”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该县下一步试点工作的正式启动和深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全省首批耕地“山上换山下”试点工作具有示范和推动作用。
娄继仁
●日前,江苏煤炭地质局三队第三次承担江苏省干热岩资源调查孔井温测井任务,圆满完成井深达4905米的超深井测温作业。此次任务需在高温高压的极端工况下,精准获取地层原始温度数据,是该队近年来实施的最深测井项目。项目启动后,三队迅速组建专业团队,对K10 PT测井仪进行全方位调试校验,确保仪器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同时,对测井绞车深度系统开展专项检查并反复试验,严格保障数据采集精度。施工过程中,面对井下复杂工况,该队技术人员凭借丰富的施工经验,动态调整测井方案,通过优化仪器下放速度与配重参数,成功攻克技术难题。历经24小时连续奋战,项目团队完整获取全井井温数据。本次测井成果为江苏省干热岩资源评估提供了关键基础资料,获得业主方高度认可。项目的成功实施,验证了该队在极端环境下的技术保障能力,为后续进行深部地热资源开发和实施超深井勘探积累了宝贵经验。
曹 飞
●近日,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编制的《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什托洛盖矿区沙吉海二井田煤炭勘探报告》通过了新疆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组织的专家评审。沙吉海二井田勘探项目是矿方年度重点保障项目,实施时正值冬季,现场气温降至-20℃,井场设备频繁被冻结,冻土和复杂地质结构导致水文孔钻探困难重重。研究院勘探团队克服当地极端天气给施工带来的影响,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创新工艺,采用特殊保暖措施,最终在既定工期内保质保量完成野外勘探任务,成功探获煤炭资源量6亿吨。
常明阳 李翠芳
●近日,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一队实施的省地热能调查评价与勘查项目——高青地热田地热资源调查评价项目以优秀成绩通过野外验收。该地热井深度为1703米,涌水量3900立方米/日,水温67.5℃。该井改写了高青断裂以西无地热井的历史,为解决高青县城以北农村地区分散供暖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经初步估算,高青地热田地热资源量1.56×1019焦,折合标准煤5.31×108吨。该项目进一步查明了高青地热田地热地质条件,为下一步系统评价整个高青地热田地热资源量和开发利用潜力,助力高青县地热勘查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该项目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勘查设计、施工管理、环境恢复治理、检查验收等地质工作全链条,创新构建了“标准支撑+示范引领”的绿色勘查模式。
甘 芬 杜以超
●由福建省一九七地质大队完成的“福建1∶50000下洋、三来州、百侯圩幅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近日顺利通过上级单位评审,获评优秀,该项目成为该队首个成果报告和野外验收均获评优秀级的区调项目。该项目完成区域地质调查总面积1133平方千米、各类地质剖面约249千米,采集各类样品千余件。建立了测区地层系统,对测区中生代地层进行了研究和合理划分;查明了测区火山岩岩石类型及组合、火山岩相及组合类型、火山构造面貌特征;系统划分了测区火山构造的级别和类型,总结了火山构造时空分布格局、火山活动特征、迁移演化规律。系统厘定了岩浆活动序列;建立了测区侵入岩岩石单位系统;系统收集了测区脆性断裂构造形迹特征,建立了测区地质构造格架。
戴海亮 陈丽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