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山东局优秀共产党员姜星
作者: 赵 欣

在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姜星二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为地质事业挥洒着青春与汗水。她主持过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煤矿资源储量核实等多个地质项目,编制过煤矿开发利用方案、生产和水文等多种类型的地质报告,在地质一线淬炼出铁一般的意志。如今她已是一名高级工程师,因业绩突出被评为山东局优秀共产党员。
一线磨砺意志坚
2005年8月,刚参加工作的姜星在菏泽市巨野县的施工项目上学习岩芯鉴定。当时住的是老乡家原本用来放杂物的狭小偏房。项目施工时正值雨季,每天她都要穿着雨靴沿着坑坑洼洼的小路去工地,稍有不慎就会滑倒。她没有被这样的环境吓倒,反而练就了吃苦耐劳的意志。从炎炎夏日坚持到萧瑟深秋,学习的收获为她以后编制报告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7年元旦,姜星作为技术负责人到贵州项目部进行钻孔抽水试验。贵州山区阴雨连绵、环境湿冷,工地位于陡峻的山里,车开不上去,姜星和项目部的小伙子们只能背着抽水设备翻山头、蹚河沟。一路艰辛到达施工地,却发现抽水设备在施工现场无法使用,姜星便和同事一起想办法改造设备,最终完成了抽水试验。面对艰苦的施工环境,她乐观地和同事开玩笑说:“地质工作就是好,祖国的大好河山都是咱们免费的健身房。”
2009年8月,姜星在山西项目部负责野外钻孔抽水工作。项目部驻地与钻机工地之间有一条河。一天下午突然下起了大雨,河面迅速涨扩,将正在进行抽水试验的姜星和技术人员困在工地。后面的四五天里,他们的饮食全靠项目部人员从河对岸投掷过来。在这样的环境中,姜星带领技术人员以顽强的毅力团结奋战,完成了抽水试验,为全面完成勘探任务奠定了基石。
攻坚克难不言弃
2023年4月初,姜星担任某矿区地质勘查成果总结报告的总负责人。报告涉及矿区面积1000平方千米,甲方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报告初稿。任务重、时间紧,姜星每天早晨第一个到办公室,在办公桌前研究基础资料,经常工作到晚上11点,累了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起来后继续钻研资料。她在7天内浏览了200多份基础资料,透彻地掌握了矿区的基本情况,为后续工作开辟了道路。工作期间,姜星发现矿区内空白区缺少资料,她多次主动与各个矿井、物测队总工办沟通交流,并到相关县、市自然资源部门及省档案馆借阅、查询资料,最终收集到9份预测区的煤田普查报告,填补了矿区资料的空白。
那个4月,姜星都在加班中度过,只有每天早晨送孩子上学的时间才能与孩子交流,因为晚上她回到家的时候孩子已经睡着了。她怀着对地质事业的热爱,攻坚克难,无私奉献,最终收获的是高质量的地质勘查成果总结报告,以及矿方和专家的好评。
创新突破成果丰
20年来,姜星致力于水文地质、固体矿产勘查领域,在地质一线磨炼出过硬技术,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姜星先后参与了“贵州省纳雍县华拢钼多金属矿详查项目”“贵州省织金县牛场向斜煤矿勘探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煤田牛连沟详终区华富煤矿补充勘探项目”“菏泽凸起东北部寒武系热储资源调查项目”等多个资源勘查项目,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姜星先后主持了良庄煤矿、鑫安煤矿、内蒙古骆驼山煤矿等多个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项目,全面查清了矿井隐蔽致灾因素,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地质资料,助力煤矿从源头上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姜星作为项目负责人,为阳城煤矿、柴里煤矿、鑫安煤矿等近10个煤矿编制了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地质类型报告、水文地质类型报告、防治水“三区”管理报告等多种类型的报告,探索出从开采设计到资源储量动态监测再到地质及水文技术服务等全周期矿山服务模式。
姜星这个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放弃理想的“铁娘子”,在地质勘探旅程中,一路跋涉、一路前行,在成长的道路上收获了无数喜悦与感动。她不断在磨砺中实现人生蜕变,如夜空中闪亮的星星般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