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四地质队负责实施的“广西靖西市新圩矿区新甲矿段沉积型铝土矿普查项目”传来佳讯,该项目在2025年续作阶段工作推进顺利,找矿成果喜人,展现出巨大的找矿潜力。
广西靖西铝土矿普查再获突破,新甲矿段展现巨大潜力
广西靖西市新圩矿区新甲矿段沉积型铝土矿普查项目近期取得重要进展。该项目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四地质队负责实施,在2025年续作阶段工作中,已施工探矿工程15个,其中见矿工程14个,见矿率高,矿体厚度稳定(一般1~4米),矿石质量优良。目前,项目已证实新甲矿段矿体分布稳定、连续性好,整体找矿潜力巨大,为铝土矿资源接续和储备奠定了坚实基础。
历史成果奠定坚实基础
靖西地区铝土矿勘查历史悠久,成果丰硕。此前,广西靖西县新圩铝土矿Ⅴ、Ⅵ号矿体群勘探项目已探获铝土矿净矿石资源储量6438.70万吨,伴生镓金属5485.12吨,提交国内首个大型优质铝土矿床。此外,禄峒铝土矿矿区东矿段探明C+D级铝土矿矿石储量2031.9万吨,伴生镓金属D级储量1805.2吨,达到大型矿床规模。这些历史成果为靖西铝土矿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技术突破与创新驱动
在勘查过程中,广西地质队伍采用了井探工程、GIS技术、克立金储量估算法等先进勘查方法,形成了高效勘查技术体系。例如,在新圩铝土矿Ⅴ、Ⅵ号矿体群勘探中,通过综合评价伴生三水铝土矿资源量7759.22万吨,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此外,广西还建立了“技术研发—平台搭建—项目实施—人才培养”一体化发展体系,为找矿工作提供了持续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政策支持与战略引领
广西“十四五”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靖西铝土矿勘查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统筹中央、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超20亿元,用于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截至2025年6月底,广西已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0个战略性矿种找矿任务,其中铝土矿新增资源量大幅增长,进一步奠定了广西战略性矿产在全国的地位。
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
在铝土矿开发过程中,广西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禄峒镇铝土矿区复垦地通过验收,复垦面积达510.93亩,植被覆盖率超过90%,土壤肥力明显提升,为后续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广西将继续加强对矿区的监管,确保复垦地得到合理利用,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生态修复投入,探索更多绿色发展路径。
来 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