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消息:中国计划在2025年增加钴、铜、镍和锂等关键工业金属的国家战略储备,以应对能源转型需求激增(如电动车电池,占钴需求的40%)和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如特朗普关税双重压力。
知情人士透露,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已启动价格询价和竞标程序,但具体数量和时间未公开。国家发改委在3月初提交给全国人大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完成全年战略物资储备任务”,显示此举为年度重点政策。
储备目标与市场影响
中国增加矿产储备的目的在于增强关键矿产供应的韧性,确保危机时刻(如供应链中断)需求,同时平衡供应、稳定价格。中国此前已多次增储钴(2023年5000吨;2023年10月3000吨)与铜(库存轮换)。
从价格影响来看,中国采购常影响全球价格。如2023年钴采购推高价格(每磅上涨2美元)。此次若采购万吨级铜(假设10万吨,占全球1%产量),LME铜价或再涨5%-10%。
目前中国主导全球钴精炼(73%)和铜冶炼(40%),但高度依赖原料进口(钴97%、铜70%),储备旨在降低风险。
上周四(3月20日),LME铜价突破10,000美元/吨,创2024年10月以来新高;COMEX铜超5美元/磅,接近2024年5月峰值(5.20美元/磅),因为特朗普2月下令调查铜进口,可能对铜征收进口关税,促使贸易商抢运铜至美国,导致全球其他地区供应收紧。
刚果(全球74%钴供应)自3月实施出口禁令,推高钴价,3月钴价已涨10%至25美元/磅。
中国通过海外投资(如刚果钴矿,占进口29%)与储备并举,应对贸易战(特朗普25%关税)与美国制裁(如伊朗油)。
短期而言,若铜采购启动(假设第二季度开始),LME铜或冲高至10,500/吨(涨幅5%);钴因禁令与储备双重利好可达28美元/磅(涨幅12%)。
中期而言,2025年铜需求预计2700万吨,同比增长3%,钴需求16万吨,同比增长10%,中国储备(若增5-10万吨铜、5000吨钴)将提振需求,并加剧供应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