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9月2日消息:德国经济部长凯瑟琳·雷歇周二表示,欧洲应采取措施减少对中国的废铜出口,以缓解欧洲本土冶炼厂原料短缺的问题。这一呼吁折射出全球大宗商品贸易的政治化趋势日益加剧,尤其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保护主义政策的背景下。
雷歇在柏林西门子能源公司活动上指出,中国正在大规模收购全球市场上的废铜,导致德国大型铜冶炼企业难以获得足够原料。她强调,欧洲需要制定共同政策,避免中国通过高价竞争将废料“抽走”,否则欧洲冶炼产业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受损。她还建议将此议题纳入欧盟经济韧性战略的一部分。
过去五年,中国逐步增加铜废料进口,以满足本国冶炼厂产能扩张的需求。与此同时,由于矿山铜矿石成本上升,废料进口成为替代性供应渠道。今年,中国从多个国家增加采购废铜,尤其是在美国对华直供废铜大幅降低后。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自欧盟进口废铜约20.4万吨,同比增长3.5%,约占其总进口量的15%。虽然占比不算高,但已引发欧洲产业界的担忧。
雷歇的表态也反映了欧中之间潜在的新贸易摩擦。近年来,欧盟与中国在电动车、清洁能源等领域的竞争加剧,若再在原材料领域增加限制,可能进一步加剧双方关系紧张。
除废铜外,雷歇还呼吁德国应加快锂和稀土的本土开采与开发,以提升供应链自主性。这一表态契合欧盟近年来强化战略原材料供应的政策取向,旨在减少对外依赖,尤其是在新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