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面对严峻挑战,生态环保人迎难而上,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攻坚战”,全面打响。 构建顶层设计,出台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事关黄河安澜的政策规划体系越发科学完善。 持续夯实水环境治理基础,提升入河排污口整治效能,巩固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成果,加强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开展沿黄河省区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加快补齐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动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应用“1+X”多部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举国体制,成立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汇聚135家优势单位、2400余名科技工作者,以科技为“抓手”,“把脉问诊”“开药方”。 “大兵团”协同攻关,数千名科研人员在沿黄九省(区)32个城市,驻点开展生态环境科技帮扶,制定“一市一策”综合治理修复方案,科技助力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 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三北”等重大生态工程扎实推进,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等标志性战役,深入实施…… 推进三江源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流域84.9%区域重现绿意,百万公顷退化草原得到恢复,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活力,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 如今,黄河干流连续3年全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珍稀物种数量显著增加,当黄河在华北平原放慢脚步,生态补水让消失的芦苇荡重新摇曳,山东黄河三角洲湿地里,374种鸟类自由飞翔生物多样性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如今站在黄河边回望黄河,美!美在历经沧桑后的从容,美在万物共生的和谐,“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