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14日电(石海平)4月10日-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在北京召开。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董事长袁宏亮表示,能源发展正在历经从传统能源向新型能源快速更迭的新型时代,储能需兼顾硬件降本与软件精度提升,并统筹能源利用以应对未来挑战。 在他看来,储能的核心价值是对电力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分配,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数字化、智能化将推动源网荷储技术更深层次的协同发展。” 在本次展会上,沃太能源聚焦工商业储能赛道,全新推出了125kW/261kWh并离网光储一体机与150kW/313kWh全液冷户外储能柜。两款产品采用AI温控高效节能,系统效率≥90%,具备毫秒级调度能力,也可在云端实现电芯级智检。面向更大规模储能应用场景,沃太能源推出全新升级的5MWh液冷储能系统,以"高效-安全-智能"架构,系统具备12000次超长循环寿命,采用单开门设计、支持背靠背安装,可有效节省占地面积超10%;安全防护方面,系统通过电芯级气凝胶隔热与PACK级防冷凝设计,可应对极端温差、高湿等复杂环境挑战,为新能源高比例消纳与电网稳定运行提供硬核支撑。 “当前,数智化技术正推动光储一体化产业变革。”袁宏亮表示,沃太能源通过大数据深度分析、AI智能预测优化、物联网设备协同三大技术深度融合,可实现对光储系统规划设计、运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建设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储能大有可为。对此,袁宏亮表示,公司正加速布局虚拟电厂生态,为零碳园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助力能源高效利用与低碳转型。 在本次展会上,沃太能源低碳智慧园区平台凭借All-in-One 一体化创新理念备受瞩目。该平台以"云-边-端"架构为基础,采用能源物联网汇聚园区内智能仪表、储能、光伏、充电桩、空调、照明等设备,并结合云平台 AI 储能策略、全园区数字孪生运维系统、"源网荷储"协同优化以及聚合型虚拟电厂等多种能源数据应用,实现了"1个平台+N个应用"的高效融合。 袁宏亮认为,未来电力市场将趋向自由化,储能与BIPV的高效结合有望缩短投资回报周期、提升年化收益。 沃太能源南通总部智慧园区就是一个“BIPV+储能+平台项目”案例。园区全部项目设备自投,2023年10月投运。园区配备1.4MWp分布式光伏、2.5MW/7.5MWh储能、478kW充电桩。采用AI储能策略后,2024年储能收益约为300万元,相较于传统的固定两充两放策略,收益提升25%以上。去年全年,已供应清洁电能约177万kWh,节约标准煤581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176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