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采煤,人们常常会联想到劳动强度大、环境艰苦的场景。然而,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印象正在被彻底颠覆。
2025年2月14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马兰矿,亲眼目睹了智能化开采带来的巨大变革。在井上智能化操控终端屏幕前,采煤区区长郝以瑞身着整洁工装,通过这扇“透视窗”,实时观测井下采煤工作面的作业情况。只需轻启按钮,百米井下的采煤机便能精准作业,煤炭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地面。智能操控,重塑采煤新景象。
郝以瑞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现在,我只需坐在办公室,便能实时掌握井下工作面的生产情况。”屏幕上清晰显示着18505智能工作面转载机头和溜子头的画面,一旦发现超前支护不合适或运输机机尾不通畅等问题,只需打个电话就能远程解决。
郝以瑞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曾在井下摸爬滚打多年,见证了煤炭产业的发展,对马兰矿智能化建设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曾经,采煤单班作业最少需要十几个人才能勉强保证生产,如今,不仅生产班人员减少了四成,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每班产量较传统采煤也提高了60%以上。”
马兰矿综采二队队长韩培毅介绍,智能综采工作面投用后,智能化采煤机可自动调整割煤速度、截割高度和牵引方向,大大提高了采煤效率。此外,人工智能(AI)技术实现了对煤层厚度、地质构造等的精准探测,原煤中的杂质含量大幅降低,煤质也得到了有效提升。截至目前,马兰矿已引入主斜井智能巡检机器人、3D可视化服务等管控平台、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等智能化装备和创新技术成果,并已建成9个智能煤矿开采工作面。
设备预警,护航煤矿安全生产。近年来,山西焦煤集团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以AI技术为引擎,深刻变革了基层矿井的生产方式。在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屯兰矿,新近引入的AI预警平台为矿井安全生产筑牢了坚实防线。该平台由设备AI预警系统和视频AI预警系统组成,可实时在线监测设备运行情况并快速自动报警,实现了对矿井设备运行和人员行为的全方位、实时化监测。设备AI预警系统聚焦矿井关键设备及用电数据,通过实时在线监测,精准把握设备运行状态。以胶带机为例,该系统可实现异物识别、煤流监测、设备红外线测温监测的实时报警,并通过可视化界面灵活配置预警参数,分级预警。监测信息会通过终端显示器、短信、手机App等形式及时推送给工作人员,确保设备隐患迅速排查。
视频AI预警系统由AI智能摄像仪、智能识别视频分析装置、矿端视频管理平台构成,主要承担电子围栏和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抓拍预警任务。该系统借助现有摄像头划定电子围栏区域,一旦有人入侵现场,语音报警器便会即刻响应。屯兰矿安全监察部副部长郝世维告诉记者,该系统能够对不戴安全帽、区域入侵、不规范乘车等10种场景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目前已添加75路视频用于特定场景训练,进一步提升了准确性和可靠性。屯兰矿皮带队副队长牛利平表示:“AI预警平台投入使用前,皮带上出现杂物等情况难以及时发现,容易导致设备故障。现在,平台能对异物抓拍并停机,为人工及时处理提供了便利。”
智能化建设是传统煤炭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屯兰矿信息化管理部部长赵清有表示,未来,山西焦煤集团将继续深化智能化建设,推动煤炭产业向更高水平、更广领域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