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从“茉莉花都”横州到“金蛋之乡”贵港覃塘,再到“芒果之乡”百色田东,一条条崭新的输电线路正延伸进田间地头,一座座变电站为特色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电动力”。电网升级、智能配电、数智运维的加快推进,正让广西农业产业在数字化、智能化的道路上加速奔跑。
电网升级筑牢农业生产“动力底座”
电力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保障。近年来,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持续加大农村电网改造投入,为智慧农业提供坚实的供电底座。
在横州,为支撑茉莉花产业升级,广西电网公司建成新型城镇化配电网示范区,先后投产110千伏昌平、旺洲、青铜等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19万千伏安,将城区供电可靠率从99.94%提升至99.98%。
在百色田东,电力基础设施的提升让芒果产业更有底气。南方电网广西百色田东供电局在林逢镇东养村芒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东养核心区)先后新增630千伏安配变1台,将原160千伏安配变增容至250千伏安,新建或改造线路超过4公里,有效解决低电压、重过载问题,将充足电力直接送进田间地头。
贵港覃塘区的广西爱哒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蛋鸡养殖场项目,在建设初期就获得了供电部门的精准对接。南方电网广西贵港供电局提前介入项目规划,量身定制“双保障”供电方案,为智能温控系统配独立回路,为自动饲喂设备装设专用变压器,确保关键环节不断电。
电力驱动农业生产“质效变革”
电力不仅提供能源,更催生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在横州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茉莉花数字化试点基地,恒温大棚、AI识别系统、智能灌溉装置一应俱全。基地技术人员韦维介绍:“过去种花看天气、凭经验,现在靠科技、靠电力。” 横州市校椅镇石井村花农麻俊择在“数字茉莉”平台上实时查看气象预警、病虫害识别、用药方案推荐,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完成标准化管理。
智能化、自动化也走进了茉莉花制茶车间。在横州清雷茶业,智能搬运机器人精准衔接各生产环节;“智能培育舱”里,茉莉花苞恒温恒湿绽放;AI数智化生产线实现窨制、筛分、烘干全过程电气化。“从养花、筛花、窨花、通花到茶花分离、烘干,从白天到晚上,每个环节都高度依赖电。”
在百色田东,电力让芒果生产全流程提速提效。果农班家喜操作电动水肥一体化设备,肥水精准送达根部,“省时、省力、产量还高”。在广西鲜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果汁加工厂内,双电源系统保障24小时连续生产,年加工量超17万吨,加工产值达20亿元。
田东供电局副总经理陈海东表示,供电部门将持续优化电力服务,加大电网投入,让“黄金果”生产更高效、流通更顺畅。
绿色电力开辟农业价值“新赛道”
随着新型能源与农业融合发展,广西各地正在探索“电力+农业”新模式,拓展产业价值链。
在横州,电力推动茉莉花产业从单一花茶延伸至花精油、香皂、香包、文旅体验等“1+9”产业集群。中华茉莉极萃园内,游客在花香中品茗赏景,电力保障景区照明、制冷、餐饮等设施稳定运行。2024年,横州茉莉花(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80亿元,节水节肥超30%。
广西农业农村厅市场和信息化处处长唐秀宋表示:“作为‘桂字号’农业品牌中的‘香氛担当’,茉莉花产业已成为横州富民强农的支柱产业。鲜花综合产值从90亿元跃至180亿元,带动34万花农和1.5万脱贫人口增收,联农带农案例入选全球减贫案例。”
在贵港覃塘,爱哒乐养殖场的“智能禽蛋系统”实现全过程自动饲喂、恒温控湿。电力赋能为畜禽产业绿色化提供示范。
在田东,电商与旅游业的“用电新业态”快速成长。供电局优化电商产业园和网络基站供电方案,配合通信运营商保障网络畅通,让芒果直播带货“不断电”。
从横州的茉莉花到贵港的蛋鸡,从田东的芒果到电商直播间,一条条输电线路串联起广西的特色产业链、供应链与富民链。电润农田、智造兴农,南方电网正以稳定、智能、绿色的能源网络,为乡村产业注入持续动能。
如今,电力不仅照亮乡村夜空,更点亮了农业现代化的未来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