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国内钴酸锂4.2V产品均价报358,500元/吨,4.5V产品均价报381,500元/吨,单日涨幅均为1,000元/吨。
——供应紧缩与技术替代的博弈下,钴价周期还能走多远?
在新能源技术路线加速迭代的背景下,这场由供应紧缩驱动的行情,究竟是新一轮黄金周期的起点,还是技术替代前的最后狂欢?
供给端:资源瓶颈与政策扰动持续
全球钴原料供应链仍面临结构性压力,主要出口国政策调整导致中间品到港量缩减,叠加冶炼环节能耗成本攀升,企业库存周转天数已降至历史低位。头部企业依托长期协议锁定原料供应,而中小厂商因成本倒挂被迫减产,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非洲雨季及地缘政治因素进一步加剧了供应链的不确定性,部分冶炼厂被迫调整生产计划。
需求端:多场景应用驱动增长
消费电子领域,5G设备迭代与快充技术普及推动高端钴酸锂需求激增,头部电池厂商订单排产周期延长。新能源汽车市场虽面临技术路线竞争,但高端车型对能量密度的要求仍支撑刚性需求,高电压产品渗透率稳步提升。新兴应用场景如低空飞行器、智能穿戴设备加速渗透,成为需求增长的新引擎。
原料成本攀升与供应短缺形成共振,贸易商惜售情绪浓厚,现货市场以刚需小单为主。下游企业对高价接受度呈现分化:头部电池厂通过长协锁定供应,中小厂商则加速探索无钴替代方案,磷酸铁锂在低端储能领域市占率有所提升。当前社会库存处于低位,市场呈现“低库存+强现实”的博弈特征。
主要资源国持续收紧出口政策,推动全球钴供应链向本土化加工转型。欧盟碳关税升级倒逼再生钴利用比例提升,但短期内再生供应占比仍较低。国际资本加速布局钴资源,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强化上游控制力,行业竞争壁垒进一步提高。
短期供需偏紧格局难改,若极端天气影响物流运输或技术替代进程不及预期,价格或突破关键阻力位。长期来看,固态电池产业化将重塑正极材料体系,但钴酸锂在高端消费电子与特定动力电池场景仍具不可替代性。
钴的“黄金时代”正站在十字路口。短期(2025-2026年),供应紧缩与需求增长共振,价格或冲击35万元/吨;中长期(2027年后),技术替代风险将主导周期拐点。在资源稀缺性与技术颠覆性之间寻找平衡——钴,或许不再是供给定乾坤,而是技术定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