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陕西省一八六煤田地质有限公司投身西安市高陵区“平战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第九个年头。公司“平战结合”小组始终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圆满完成了一次次排查、巡查、核查任务,用坚守与担当在高陵区地灾防治技术支撑工作中绘就了一幅守护安全的暖心画卷。

三方协同 织就安全防护网
近年来,面对地质灾害防治的复杂形势,陕煤地质一八六公司与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陵分局携手搭建了“政府主管部门+‘平战结合’单位+地灾防治区居民”三级信息平台。这一平台有机融合了日常技术支撑与应急防治技术支撑,促使专业技能与当地居民深度交融,织就了一张覆盖“预防—监测—应急—恢复”全流程的严密防护网。
陕煤地质一八六公司与高陵区联合开展了多次实战演练。每次演练结束后,大家都会对其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及时优化流程,建立动态复盘机制,确保应急响应高效快捷。多年来,在当地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与当地居民的积极配合下,公司“平战结合”小组既能做好日常技术支撑工作,也能在紧急情况下做好应急响应,切实保障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科技赋能 防患未然细微处
九年来,陕煤地质一八六公司通过提升硬件配置、形成标准流程、加强培训演练等方式,充分发挥科技在高陵区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关键作用。
为更好应对地质灾害挑战,陕煤地质一八六公司构建了科学严谨的技术应用闭环。设备上,配置了手持GPS、激光测距仪、大疆DJIAIR2S无人机等专业应急设备,搭建起地质灾害监测的“第一梯队”,新增了上视双目传感器,配合前视、后视、下视传感器,可实现四个方向的障碍物感知,能够自动匹配人像、近景、远景等模式进行录制,并自主规划绕行障碍物,确保航拍数据的完整性。方法上,通过动态监测与入户排查结合,村民自测与地灾防治小组检测结合,“裂缝标记法”等实用技巧与“无人机影像标注关键隐患点”等技术力量结合等方式,搭建起地质灾害监测的“第二梯队”,及时关注地质灾害隐患点,做到提前部署、提前预防。数据上,使用“采集—对比—研判”的工作流程,形成了地质灾害监测的“第三梯队”,通过日常数据与汛期数据的对比,分析地质灾害形成规律,自动研判影响区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实际行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响应 协同高效护万家
7月底,气象部门发布暴雨预警,陕煤地质一八六公司地灾防治小组迅速响应,奔赴一线展开全面排查。工作人员深入高陵区每一个风险区,仔细检查每一处可能存在隐患的地方。当排查至泾渭街办梁村时,工作人员敏锐察觉到有村民后院出现高崖崩塌迹象,情况危急,必须立即组织群众转移。“三方联动”机制迅速启动,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灾情较量的紧急行动拉开帷幕。所属街办“地灾防治微信群”指令飞速传达,防灾监测员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抵达现场,陕煤地质一八六公司同步发出预警信号,需要转移的群众收到通报立即行动,从预警发出、人员到岗,再到群众转移,整个过程用时不到1小时,成功转移50余名群众,彰显了“平战结合”模式的强大效能。
近年来,为了高效抓好高陵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陕煤地质一八六公司切实加强日常地质灾害培训、演练工作,共开展培训20余次,参与指导演练60余场,显著提升了受威胁群众临灾反应速度和基层组织应急指挥协调能力。
展望未来 国企担当永不忘
经过多年努力,陕煤地质一八六公司“平战结合”小组在高陵区共发现了3 处黄土崩塌地区灾害隐患点、4个中风险区,解除了2474人次的危险,挽回财产损失3989万元,获得了当地居民的认可,并多次收到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陵分局的感谢信,荣获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公司“平战结合”小组成员祁宇璇、杜景鸿、张晔在西安市2025年度市级地质灾害技能比武竞赛中荣获三等奖。
未来,陕煤地质一八六公司将继续与高陵区携手共进,以更坚定的决心、更专业的素养、更务实的举措,深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公司将始终恪守“人民至上”理念,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心头、落到实处,全力筑牢安全防线,以实际行动彰显国企担当。